
8月23-25日,由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衡山消化论坛——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研讨会暨湖湘消化道早癌学术研讨会”在衡阳市隆重召开,省内外消化疾病领域知名专家汇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尤其重视消化道早癌临床经典病例和技术应用的经验分享。
会议上,南华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教授、博导,肝癌早诊早治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莱拓福生物董事长曹德良博士受邀作了《醛酮还原酶1B10(AKR1B10)——肝癌新型血清标志物》的专题报告。
|
醛酮还原酶1B10肝癌预警、早期诊断重大突破
醛酮还原酶1B10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肝癌血清标志物。在近三十年深入研究中,曹德良博士及其团队证明了醛酮还原酶1B10在肝癌筛查、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多个方面具有突破性临床价值,并以其为核心研发了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产品——《醛酮还原酶1B10测定试剂盒》(商品名:埃克欣® AKR)。
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超4500名有效案例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醛酮还原酶1B10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血清标记物,能够在肝癌诊断与病情监测上发挥重要作用:
|
肝癌预警案例一 :醛酮还原酶1B10高表达的慢性HBV/HCV肝炎患者,HCC发生率高10倍以上。 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静冈医院开展的一项对972名HBV/HCV感染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醛酮还原酶1B10高表达的慢性HBV/HCV肝炎患者,HCC发生率较醛酮还原酶1B10低表达的患者高10倍以上,即使在实现SVR(抗病毒治疗后持续转阴)后也是如此。
肝癌预警案例二 :动态监测血清醛酮还原酶1B10水平可望提前1-2年预警,发现早早期肝癌。 对一组血清AFP结果阴性,醛酮还原酶1B10结果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组织研究发现,在肝硬化组织的背景下,出现AKR1B10强阳性的微小癌灶或癌前病变!密切随访可望提前1-2年发现早早期肝癌。
《醛酮还原酶1B10测定试剂盒》(商品名:埃克欣®AKR)自诞生之初就受到行业高度关注,荣膺多个大奖,被誉为“首个中国籍肝癌哨探”。截至目前,已获得数个省份的医疗收费编码,以实际效果帮助临床有效检出早期肝癌,减少肝癌漏诊。
大会主席、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国庆书记对曹德良博士三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决心和经历表示钦佩,对醛酮还原酶1B10的临床价值抱有极大的期待。他分享了自己在临床使用醛酮还原酶1B10的心得和经验,并呼吁现场与会专家都能参与醛酮还原酶1B10的临床应用与验证,提升我国肝癌早诊早治水平,让更多的肝病患者受益。
之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朱理辉教授在题为《乙肝临床治愈》的报告中也指出:“在我的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醛酮还原酶1B10的灵敏度确实较好。”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